立法議員陳虹指出,隨著離島居民不斷增多,大橋使用率大增,現時本澳允許通行電單車的跨海大橋只有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多年來兩橋的電單車意外頻生,更造成人命傷亡。為此,2012年8月開始實施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規定使用西灣大橋的電單車駕駛者必須在電單車專道內行駛,2016年8月將此臨時措施更改為永久措施,藉此保障電單車跨海交通安全。但是,由於西灣大橋在設計時沒有考慮設電單車專道,後期加設的電單車專道存在不足,電單車駕駛者使用起來不方便,靠左線切入道時也有一定危險。
社會一直有聲音希望當局能開放西灣大橋下層作為電單車專道,以方便市民使用,減低意外風險。當局在2015年曾表示,若要西灣大橋下層通道可供電單車行駛,需開展改善通風、抽風等工程,改建需時約兩年,而相關的通風設備系統工程,亦需與輕軌建設配合,但當輕軌建成後,兩旁不適合電單車行駛,因而暫時決定不在下層通道開展相關工作。
自西灣大橋落成使用後,已有人建議把大橋下層開放給電單車使用,但當局一直表示需要研究,最後便沒了下文。現在輕軌澳門段不知何時能建好,西灣大橋下層一直空置不用,造成資源浪費。自港珠澳大橋通車,連接澳門新邊檢大樓與市區的友誼圓形地及馬場北大馬路的車流量有顯著增加,如何有效分流車輛到其他大橋,當局須作積極謀劃,其中開放西灣大橋下層作電單車專道,釋放西灣大橋行車道的建議,值得當局考慮。
為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為保障駕駛者安全,當局會否重新檢視把西灣大橋下層開放給電單車使用的可行性?
二、正在規劃的澳門第四條跨海大橋有沒有加入開闢電單車專道的構想?相關工程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