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結合區域全域視野融入國家尋找發展機遇 女委員:發揮婦女優勢參建灣區

[澳門日報] 2019.3.8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前出台,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賀定一、吳培娟、柯嵐、梁勵及陳虹均認為大灣區為女性帶來很大機遇,女性應積極走入大灣區,尋找新發展機遇,把個人事業與國家有機結合,進一步發展。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賀定一、吳培娟、柯嵐、梁勵及陳虹向澳門姐妹送上節日問候及美好祝福。身兼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的賀定一表示,“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婦女應在家庭和社會發揮作用,注重家庭、家風、家教,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文化方面發揮獨特作用。而要讓婦女無後顧之憂外出工作,完善的托兒和長者服務尤其重要。
友善政策支持婦女
本澳婦女在各方面的參與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兩性平等落到實處仍有一定優化空間,如在男女傳統角色定型、婦女參政議政、平衡家庭照顧等領域上仍有發展空間。
她建議應該從教育做起,摒棄隱含在文化或人們認知系統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角色期待;政府亦應積極履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宗旨,並更有效地內化成保障本澳婦女的各項法律法規,積極履行《家庭友善政策》,進一步推動男女平等,支持婦女發展。
她又希望特區婦女除立足於澳門,更須結合區域全域視野,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應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積極自我提升及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強各地各階層的溝通和聯繫,助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社會發展和家庭生活中發揮婦女的獨特作用。
女性勇敢“走出去”
教育界的陳虹表示,據了解,目前擁有高學歷的女性相當多,她們不單在職場上發揮作用,亦可在研究部門貢獻力量。但礙於傳統觀念,女性除了職場上工作,在家庭負擔的責任更重,建議將來推出更多家庭友善政策。面向大灣區發展,她認為,女性要勇敢“走出去”;隨着大灣區進一步深度融合,相信跨境婚姻將會增加,將來需要更關注如何處理家庭及工作的關係。
對於近年不少網上情騙,陳虹呼籲男性、女性都要小心,了解清楚對方身份,社會亦要多關注,特別是女性約見網友時,可找朋友陪同,並在見面時向親友交代一聲,保障安全,並要避免人財兩失。
展新時代女性風采
從事公職多年的柯嵐則表示,作為澳門女性公務員,能參與“兩會”感到非常榮幸,而每年“兩會”,女代表、女委員都組成一道獨特風景線,以天然獨有的親和力以及人文關懷,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認真履職,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
她又認為澳門的女性在各方面越趨進步,自專自立、自信自強,各行業都有很多優秀女性身影,包括優秀的女律師、女醫生、女教師、女記者及女運動員等,她們在澳門的發展中貢獻智慧和力量。她又鼓勵廣大女性能投入國家廣闊的空間,包括參與大灣區建設,並實現自我的價值,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家事國事同樣重要
長年關注教育事業的梁勵表示,現時不少雙職家庭,婦女如何平衡子女教育和工作都遇到一些困難,婦女除了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及學懂紓壓外,不能疏忽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尤其陪伴子女最為重要,並要以身作則。她又認為,女性在家庭的責任非常重要,要關心社會時事以至國家大事,特別是早前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訊息帶入家庭,讓青年能走出澳門、融入大灣區,與國家的政策互相配合,讓下一代有更美好的將來。
來自醫護界的吳培娟則稱, 醫院三分之二的員工都是女性,院方今年開始把產假由之前的六十天增至七十天,而男士侍產假則有三天;女職工面對照顧家庭的壓力不小,她認為延長產假是趨勢,相信陸續會有很多機構增加女性員工有薪產假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