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虹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短期目標是到2022年,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遠期展望到2035年,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規劃綱要》公佈後,廣東省隨即發佈了《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以及《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香港和澳門也正在積極部署,加快對接和佈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速開動,面對這一機遇,大灣區各地政府和市民都充滿祈盼,藉著各地優勢互補,實現共享經濟成果,提升生活質量的目標。
澳門要進一步實現經濟適度多元,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重要途徑。本澳不少企業和居民,尤其是年輕人,都想抓緊這個難得的機會,參與大灣區發展,為自身和國家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在灣區發展中,澳門如何定位?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這些都是澳門居民關注的焦點和重點。她認為,澳門準備好未,關鍵在於居民準備好未。而居民要做好充足準備,首要就是要掌握足夠的相關資訊,才能更好地裝備自己,做好謀劃。
她指出,澳門已設立由行政長官為首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負責統籌澳門特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短、中、長期總體設計和工作部署。特區政府首要做好大灣區的宣介和搭建溝通輔助平台,把澳門人的發展機會擴展到大灣區。同時,也要讓灣區內的其它城市瞭解澳門的優勢和發展所需,進行相互的人才流通和產業合作,共同把大灣區經濟這個「餅」做強做大,共享經濟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