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論區行賞結合海上遊活化內港經濟

[濠江日報] 2021.5.280

【特訊】議員陳虹口頭質詢內港的防洪及活化工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時指出,去年7月開展的「特色店計劃」,首階段便選擇在內港附近的傳統街區推行。計劃除協助區內特色店進駐內地知名生活消費平台進行推廣外,亦為該區重塑特色街區形象、營造打卡熱點,以及支持店舖線上線下聯動宣傳。此外,旅遊局今年將以片區形式重新打造「論區行賞」計劃,其中中區覆蓋內港一帶,與海上遊作有機結合,並增添特色店元素吸引客流。特區政府將會配合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持續發掘舊區的文旅資源和優化內港的生活和營商環境。

陳虹在口頭質詢中指出,內港的活化一方面包括生活環境的優化,另一方面包括經濟環境的活化。在落實各項治水工作的同時,當局有何措施活化內港的生活環境和經濟環境。對在內港打造沿岸商業街、海鮮街等建議,當局會否作出研究及規劃。基於內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文化內涵,有意見認為可以之為試點發展海洋經濟,如「海上遊」、「漁家樂」等,以增加本澳的旅遊項目,吸引更多客流。當局對此將有何政策和措施?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重視推動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致力優化地區營商環境,發掘具特色的社區資源,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走進不同社區。例如,去年7月開展的「特色店計劃」,首階段便選擇在內港附近的傳統街區推行。計劃除協助區內特色店進駐內地知名生活消費平台進行推廣外,亦為該區重塑特色街區形象、營造打卡熱點,以及支持店舖線上線下聯動宣傳。為推進本澳海上旅遊產品的多元發展,2018年起已支持業界推出「澳門海上遊」,本年新增設的媽閣碼頭將有助營運商豐富海上遊航線內涵,帶動體驗「澳門海上遊」的旅客和市民到內港一帶遊覽及消費。特區政府亦透過資助本澳社團於內港一帶舉辦濱海旅遊活動,如「休漁漁家樂」及「澳門海洋文化節」,提升旅客和市民對本澳濱海文化資源的興趣和認識,並善用社區內合適的場地舉辦社區旅遊推廣活動,以及將「澳門光影節」的活動地點延伸至關前正街及康公廟前地,藉此引客入區遊覽,帶動區內經濟發展。在助力中小企發展及改善中小企經營狀況方面,特區政府已實施一系列包括財政支援的措施。此外,透過「中小企業安裝防浸升降台資助計劃」、「中小企業安裝防洪門及水泵資助計劃」,協助本澳低窪地區的商戶提高防災防浸能力,減低商戶的損失。重新打造論區行賞路線旅遊局局長文綺華透露,當局計劃在今年以片區形式重新打造「論區行賞」,包括中區、望德堂區、氹仔及路環4個片區。其中中區將覆蓋內港一帶,與海上遊項目有機結合,融合司打口附近景點作打卡點,並增添特色店元素引客。她指出,2020年連同「心出發.遊澳門」計劃,約4.8萬人次參與海上遊,其中旅客佔9,200多人次,反映海上遊取得一定成效,希望於7至8月可將海上遊元素加入澳人食住遊。海事及水務局海域管理廳廳長林純補充,「媽閣碼頭」第一季已投入使用,現時開放予公務船使用,同時具備條件予海上遊作上落客之用。在推動海上遊方面,當局作出海上客運行政法規修改,讓內地及港澳船舶也可於澳門航線航行,即內地及香港也可以來澳海上遊,以促進澳門及大灣區的海上遊發展。經科局局長戴建業表示,局方對內港一帶的活化工作「因材施助」,就社區原本條件進行適度支援。近期留意到旅客對該區興趣提高,到社區消費有所幫助,未來視乎條件聯合其他部門協助社區發展。另外,就多位議員關注的內港基建問題,工務局城規廳廳長麥達堯回應指,總體規劃草案中提出建議在內港沿岸適度優化海岸線,建設融入防災減災元素的沿岸商業街暨水岸公園,鼓勵餐飲零售等商業活動,並構建海濱長廊。由於內港土地空間緊缺,希望透過土地複合方式,利用沿岸空間開設交通擴容條件,改善澳門半島西側的交通連接,透過便捷的交通配套,為內港經濟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