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2014陳虹議員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


2014陳虹議員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
一、社服機構資助制度和人資問題
一直以來社服機構為政府承擔大量的服務工作。社服界人士一直向政府反映,表示現行的資助制度缺乏彈性,已經不合時宜。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解決。現時政府每月只對某些職位提供定額資助,對機構的行政人員、會計、文員、廚房、司機、雜務、外勤等卻未被包括.因此,機構被迫把受資助人員的部分薪酬調撥往非受資助人員身上,以確保整體服務的正常運作。這樣,容易造成機構與員工之間的矛盾,也對受資助人員不公平。
    再者,現時資助制度對專業人員有定額資助,但這種資助只看學歷,不論年資。這就造成機構難以為職員因應年資來提高其薪酬待遇。
第三,隨著社會服務走上專業化,政府也要求服務單位具備良好的人力資源制度、財務制度和督導制度。但現時的資助制度並沒有行政津助這個部份。
社會服務單位很多活動常於節假日舉辦,個案跟進也是不分日夜。單位需要為員工提供額外的補償薪酬。因此必然增加了服務單位的人力資源開支,這部分也是機構無力承擔的。
社服人力資源的短缺和不斷的流失,與社服專業一直未有職程及專業認證有密切關係。請問司長:
    1. 當局早前表示有意改革社服機構資助制度,無論在人員資助方面還是在對機構的資助方面,政府不知有沒有作研究規劃?有何改革思路?在服務機構資助制度未改革之時,政府會不會考慮短期內加大對民間社服機構的資助?會推出甚麼措施,以提升民間社服機構人員的待遇,減少人員的流失率?
    2. 社工局曾表示未來兩年將有43個各類社服設施投入運作,經評估需1200多人。加上政府與民間機構搶人,政府有否規劃未來的人力資源,會推出什麼措施?
  3.為能保障社服專業人士的專業水準和專業發展,何時能夠推出社服專業認證制度和職程制度,以吸引更多人入行?
張 裕:加大資助社服機構「有偈傾,商商量量,把問題解決得更好。」當局現時構想的措施,在數個月之後情況可能已改變而提出訴求,當局跟進需力求到位。理工學院正研究相關資助措施,將於明年完成,屆時再在工作上安排得更合理到位和加大支援力度。
二、托兒及幼稚園低班學額不足的問題:
    幼兒“入托難”問題近年一直困擾本澳居民。資料顯示,今年適宜入托的幼兒約有18,281我想請問司長,就算明年能立刻增加至10,000個托額,也不足以解決19,000名幼兒的入托需要,政府表示要善用現有托兒空間,適當增加收托名額及用“社區保姆”方式,但具體方案還在研究中。究竟當局有沒有可行的解決方案?
本澳現時1位托兒所保育員平均需要負責14位幼兒,比例較台灣高得多。一旦增加收托名額,當局有何辦法保證托兒服務重量之餘也保質呢?
    師資不足,將大大掣肘增加托兒所及擴大規模。按社工局規定,每間托兒所都要有幼兒師範學歷的教師。但幼稚園師資已經緊張的情況下,托兒所很難請到具備幼稚園師範學歷的教師。請問司長,有何措施吸納優質的幼兒教師投身托兒行業?當局怎樣協同機構培養師資?會否建立相關的專業認證制度?
同样,本澳幼稚園學額也面臨緊張,本人擔心幼稚園學額會重蹈托兒所學額不足的覆轍。請問司長,未來幾年幼稚園學額是否足夠?幼稚園同樣面對人資不足的問題,當局有沒有相關的人資規劃?
張 裕:政府計劃明年將托兒名額增至8200個,至2016年或之前再增至1萬個。幼稚園學額方面,隨覑新生嬰兒數目增加,幼兒教育階段的學生人數至 2015/2016學年預計由現時的1.3萬人上升至約1.8萬人,預計學額可逐年增加,至2015/2016學年,總學額可達到2.11萬個,相信能滿 足幼兒就學需求。
三、有關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的問題:
1. 普通高等教育越來越強調相應的專業資格,大學的一些專業是否更應該和業界緊密聯繫,增加相應的實習要求,把大學的專業教育與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結合起來,以增加實用性並節約人才的培養時間呢? 司長如何從政策上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2.    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大學建立職業技術學院以銜接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一方面可以使得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也有機會拿到高等教育文憑,以提高職業技術學校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給普通中學畢業的學生更多的升學選擇。請問司長,在建立職業技術學院及職業技術學校方面是否有所規劃?預計2016年投入運作的“職業教育實踐中心”和“語言培訓中心”有什麼具體思路和計畫?
張 裕:石排灣的職教中心構思是引入專業機構經驗,有效完善職技教育和學生專業實踐的環境,為市民參加技術培訓及證照考核創造條件,促進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及專業認證工作的發展。
四、特殊教育:
    特殊兒童有權享受和一般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現時不論是特殊教育學校,或者融合教育學校,在師資培訓,教育質量等方面,急待政府加以關注。
   澳門本土的特教師資不足,專業團隊欠奉。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一個月甚至兩個月才能得到45分鐘的治療,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期。輪侯評估的時間太長,現在預約一般要半年,但是有的特殊生已經三年未接受過定期評估了。對於有發展障礙的幼兒,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如果能在0-6歲提供治療或訓練,將令孩子改善,未來社會也能夠減少治療成本。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特教生有升大需求,特殊教育延伸到高教系統已是迫不及待要解決的事情。請問司長:
1.鑒於特殊教育法的重要性,請問相關的法律法規修訂工作進展如何?
2.何時制訂特殊教育的完整課程指引,讓特教課堂有框可循,切實提高特教質量?
3.特教生在完成基礎教育後,當局是否有提供支援服務協助其進入高等院校就讀?
4.政府對培訓本地特教師資有何計劃?對在職從事融合教育的教師如何進行培訓?
5.對於分佈在不同托兒所或幼稚園的兒童,政府如何加強提供支援及早期介入?
官員沒有回應。
五、關注學生輟學問題:
      近期發生14歲輟學生砍傷母親的悲劇。對於仍然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輟學問題,值得關注和重視。除了學校要多加重視之外,對於輟學生,政府有否跟進的機制﹖教青局支持學校聘請駐校社工,可惜僧多粥少,未能全面解決問題,現在青少年問題複雜,學校也很需要心理輔導員,想聽聽政府在這一方面有何部署。
梁 勵:對輟學生有支援機制,相關工作分4層次,在學年期間,學校需要在學生輟學7日內通知教青局,當局會跟進,教青局人員每日打電話了解相關學生情況,並向家長提供學位諮詢及安排相關服務,並為學生提供校園適應計劃,讓學生有學習動機進入正規學校接受教育。
六、關注《私框》生效之後各校的執行情況和各項法律配套
《私框》生效之後,有很多法律條文來陸續生效,比如,各校要落實建立公積金制度,要落實一級教師和六級教師的薪酬級差,要落實教師評核制度等,不知政府有否推動各校做好相關工作﹖另外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質量,《私校辦學通則》《課程框架》《基本學力要求》等配套法規何時推出﹖有否具體的落實時間表? 官員沒有回應。